路演项目影谱张羽明
7月28日下午,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大赛在北京举行,新浪科技作为独家门户对大赛进行直播。
张羽明:影谱是一个视频微博应用,用户输一个文字进去就会产生一个视频微博出来,这是我们产品介绍。介绍一下我们团队,我们团队是一帮长期做互联网的专业人士,和一批做电影投效的人组成,我们现在是11个人。今天PPT上面有6个人,我简单介绍到这。我们现在的状况,我们开发一个在线网站影谱网,同时也做了一个手机客户端,基于Android应用的,下面请把我们的视频放一下。
(播放VCR)
主持人樊登:不解释了?
张羽明:不用解释,产品是最好的代言人。
主持人樊登:我问一下王欣先生,这么好玩的东西为什么不投了?万总为什么不投了,多好玩?
万浩基:好玩吗。
主持人樊登:我心都冰冷了。
万浩基:首先看起来把今天新浪微博做一点小转变,我看的出来只是一个功能,多于一个生意,所以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商业模式。
主持人樊登:不构成商业模式,王先生呢?
王啸:没有明白搞了什么需求,虽然是一个手段,没有聚焦在一个里头让用户觉得就用。
主持人樊登:这两位已经说不投了,下一个也不一定。
周鸿祎:我现在都认为为什么非城勿扰上面大家都留灯,我觉得他与第一个选手比已经进步了,至少让我看明白是一个什么东西,而且挺有意思。有没有想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,但是你觉得用户使用他的频度有多少,我感觉你的技术需要做出很多视频模板,如果你是100个大家就腻了,尝试一下,因为你并不能和照片跟视频很完美结合。大家可能会拿过来偶尔当一个贺卡,但是频度不会很多。
主持人樊登:待会再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在看一下他的创业短片,看一下他创业激情。
(播放VCR)
主持人樊登:现在可以来回答周鸿祎先生的问题,你觉得用户使用你这个产品的频率有多高?
张羽明:第一我们对这种产品感觉,是互联网常态慢慢去积累,这是第一。第二我想图片跟视频这种用户量,基数是最大的。这个频次应该是我们运营的能力,我们有多长时间,多大运营能力把用户做起来,这个频次肯定用的人员多,影响越大,我们这个团队也是少有的一个产品
主持人樊登:现在可以来回答周鸿祎先生的问题,你觉得用户使用你这个产品的频率有多高?
张羽明:第一我们对这种产品感觉,是互联网常态慢慢去积累,这是第一。第二我想图片跟视频这种用户量,基数是最大的。这个频次应该是我们运营的能力,我们有多长时间,多大运营能力把用户做起来,这个频次肯定用的人员多,影响越大,我们这个团队也是少有的一个产品
刚才周总说模板,我们刚才也说了别说100个,起码1万个也不够用,我们会通过社交关系让用户来做,这是慢慢可以实现的。
周鸿祎:我相信你们有很酷的创业,刚才我看到很多字弄的特技效果,但是你想象一下方向搞错了,真正不在于模板在于可以拿照片搞很多照片,你可以参与国外国内很多类似的山寨版,你其实往这个方向转一转,你的技术肯定不比他们差。
张羽明:这是周总对我们的误解,第一我们首先把核心作为应用,你刚才说只是一个通用东西。我今天请你吃饭吃鲍鱼,你说的是土豆丝我肯定要去做,我们第二波会做,第二波我们会把第一东西做出来,常规东西做出来,增加用户随手拍的过程,那是第二步考虑的。
主持人樊登:你是想说周鸿祎没听明白你的意思。
周鸿祎:你这个产品上线多久了?
张羽明:并没有上线,7月30号上线。
周鸿祎:及时没有推广资源,你应该相信上线之后看到用户相应增长,如果没有相应推广就能形成30度,40度增长曲线就可以看到打动用户的心,用数据更有说服力。
王欣:我跟张羽明很熟了,我们还是线下交流比较好。
主持人樊登:您现在到底态度是什么?
王欣:我因为对他很了解我会一直支持他,但是我线下会跟他有更好的沟通和交流。
张羽明:我补充一下我们Android客户端可以在做,网站版还需要几天,Android可以用。
主持人樊登:有多少用户?
张羽明:刚刚开始用,用户就是我自己。
主持人樊登:你为什么开篇有一个周鸿祎照片在那里面?
张羽明:不需要我介绍很多,通过这个产品本身来做,因为周总是一个公众人物,我用谁都不合适,他用他的照片做一个效果图,本来用这个东西来打动他,结果他比较公正,现场播放问题没有播出来。
主持人樊登:我向看一下。
张羽明:这才是真正的效果。
主持人樊登:这就是一个特效?
张羽明:一个用户在线20秒就能做成这么一个效果。
主持人樊登:那跟我们中央电视台做视频差不多,感动吗?
周鸿祎:我还是觉得很酷但不是给大众用户用的,因为大众用户的特点是最懒的
主持人樊登:现在请表态,投资人的钱都不是白赚的,想拿点钱不容易,有什么感言吗?
张羽明:没事本身创业很辛苦,今天就当来玩一堂